科研动态
主动创造 全面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4-11-28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主动创造 全面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作者: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
 
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12期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后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战略性思考、系统性布局、创造性操作”的要求,全国高校要主动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改革。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为:深入实施“2011计划”;扎实推进高校科技评价改革;全面落实科技项目、经费、科研成果管理改革政策;加速国际化助力高水平大学建设;坚持问题导向集中资源提高重大项目的谋划能力;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支持和社会氛围。为了更好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巩固提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继续按照“战略性思考、系统性布局、创造性操作”的要求,扎扎实实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教育部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部署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深入实施“2011计划”,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更加注重政策环境营造和重大项目组织,进一步提升高校科技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支撑能力和对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贡献。 
  一、深入实施“2011计划” 
   深入实施“2011计划”的关键,就是要“真干、实干”,彻底扭转“拼材料、报项目”的思路,回到扎扎实实推进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上来。教育部、财政部今年4月颁布了《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等三个文件。规划提出,“2011计划”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建设一批代表中国高校能力、具有一定体量规模、有效应对国家重大需求、支撑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大创新基地”。规划强调要由一个学校牵头,强调要建成依托高校管理的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强调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都是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规划明确“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总体要求,强调“坚持以重大协同创新任务引领中心建设”、“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创新能力”、“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认定和绩效管理”和“坚持统筹指导、分层实施”的四项原则,细化了“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五项重点任务,阐述了“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以及不同类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具体要求;结合国家、行业、地方的相关规划和高校的优势特色,确定了不同类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重点领域;提出了“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与体制机制改革的保障措施。 
   怎样建设“2011协同创新中心”?关键在于落实“三个基本原则”和“五件必须做好的事”。三个基本原则包括: 
   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不断地凝练、落实、组织完成重大协同创新任务,是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根本路径。没有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凝练和落实,重大需求就是空的。落实了重大协同创新任务才能真正为重大需求做贡献。所以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落实,一是证实了所提出来的是真正的国家急需,二是证明能力能牵得起头,三是落实了任务才能获得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资源,才有能力真正推进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 
   围绕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凝练、落实和完成,通过不断创新机制汇聚队伍、整合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的根本方式。高校创新能力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建设一支一流的科学家队伍、建设一个优良的科研环境、建立一个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来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就是要围绕重大创新任务的凝练、落实和完成,不断地创新机制去汇聚队伍,整合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提升创新能力的根本方式。 
   明确主要协同单位的资源贡献、政策支持和任务担当,完善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管理与运行方式,是建立协同创新机制的核心内容。围绕重大协同创新任务,必须明确主要协同单位的资源贡献、政策支持和任务担当。各自拿出什么资源来参与,是出人,出装备,出资金,还是出已有的科研成果?这是资源贡献。主要协同单位制定什么政策来保障承诺的资源真正得到共享?这是政策支持。主要协同单位各自承担什么任务来保障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完成?这是任务担当。 
   “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就是要在以上三个原则的指导下,精心做好五件事情。 
   凝练和落实重大协同创新任务。这是所有中心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建设初期必须做好的最重要的工作。凝练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过程,就是一个统一思想、聚集队伍的过程。落实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过程,就是一个汇聚资源、并初步形成协同机制的过程。重大协同创新任务不能落实,就没有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资源和条件。 
   以评聘、考核、薪酬制度创新保障高水平、多元化、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建设。“2011计划”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协同创新,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建设一批代表高校能力或国家能力的、具有一定体量规模的科研实体。要完成这样一个目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建设一支高水平、多元化、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这就需要不断地创新评聘机制、考核机制、薪酬机制,努力形成既有专职人员、又有兼职人员,既有固定岗位、又有流动岗位,既有意屡次的领军人物、又有足够的科研辅助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科学合理人事管理制度,以保障高水平、多元化、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的建设。所以制度的创新一定要和队伍建设的目标紧密结合,为破除队伍建设的障碍铺路搭桥,为队伍建设目标的实现服务。 
   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真正面对国家的战略需求重新设定培养目标,根据新的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完善培养过程、优化招录方式、改革资助方式,这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最核心的,是培养目标的重新确立以及随之而来的课程体系和培养过程的调整优化,而不只改革招录方式和提高学生的待遇。没有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改革就谈不上培养机制的改革。 
   以资源配置方式和科研组织模式的创新保障创新能力的提升。整合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在一个领域里形成一流的科研环境,以协同创新的机制达到汇聚资源的目的,以资源汇聚的方式来保障高水平创新平台的建设。资源的汇聚是多种方式的,可以是重大设备的共享,可以通过项目经费购买,也可以是企业行业的捐赠,目标是在这个领域里建设最好的科研条件,确立牵头高校相关学科的一流地位。资源汇聚的过程一定会形成新的制度体系。通过资源汇聚形成一流的创新平台,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硬件支撑。 
   以中国特色的访问学者制度建立和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交流促进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如何通过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提高相关学科的国际影响力?重点应该做好两件事:建立中国特色的访问学者制度,吸引国际科技资源为目标服务,实现国内学者的柔性流动;举办高水平的国际学术论坛、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绩效认定,是要看这五件事推进的进度和效果,这就要求每一个协同创新中心在组建培育过程中,都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这些事情做好。 
   为深入推进“2011计划”的实施,今年会扎实做好第二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工作,进一步强化“绩效认定”的导向;加大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的指导力度,着力抓好一批示范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研究制定“2011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考评办法”,建立“2011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考评和退出机制;认真总结“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好典型、好经验,加大交流、宣传、推广力度,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扎实推进高校科技评价改革 
   科技评价不仅是高校科技管理的主要手段,更是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当前,科技评价中的问题日显突出,主要表现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轻长远的现象依然存在;评价指标单一化、评价标准定量化、评价方法简单化、评价结果功利化等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分类评价实施不到位,对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工作激励不足;科技支撑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向不够;开放评价、长效评价机制不够健全,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高校科技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高校科技评价机制改革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将高校科技工作者的兴趣和目标,真正引导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上来,引导到为国家转型发展解决问题上来,引导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上来。 
   本着“鼓励创新,服务需求,科教结合,特色发展”的原则,按照落实中央6号文件和《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的要求,高校科技要以打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 育部工程中心“升级版”为目标,全面梳理、调整教育部基地、项目、人才、奖励的评价内容和方法,将突出质量、贡献和能力提升,突出科研和经济、教育教学的紧密结合,简化评价程序,引进激励约束机制;分类遴选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中央和地方高校、行业特色高校作为科技评价改革试点单位;制订《分类评价指标导则》,进一步增强工作指导性。各地要按照科技评价改革的总体要求,指导督促本地的基地、项目、人才计划参照整改。 
   三、全面落实科研项目、经费、成果管理改革政策 
   今年3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核心内容是通过“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配置的统筹协调、实行科研项目分类管理、改进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和项目资金管理、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监管”来加快“建立适应科技创新规律、统筹协调、职责清晰、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监管有力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使科研项目和资金配置更加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升,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草案已挂网征求意见,财政资助形成的科技成果的处置权、收益权下放基本形成定局。 
   这两个文件,既基本解决了高校科技界长期关注的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的使用、劳务费的开支、间接费用补偿、科技成果的处置权和收益权等重大政策问题,又对高校的科技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初步归纳,主要有以下六大方面:国家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对高校项目策划和组织能力、尤其是重大项目的前期策划能力的挑战;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方式的调整对高校组织预算编制、实施预算管理能力的挑战;随着劳务费的放开,高校必须建立一套利用科研经费聘用一支相对稳定的专职科研队伍的人事制度;间接费用补偿机制的科学合理问题;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责任的强化对科研管理方式的挑战;科技成果的处置权和收益权的下放迫切要求高校建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综合来看,这些挑战也为彻底解决高校科研管理体系“重申报、轻管理”的问题、建立较为完善的科研服务监管体系提供了史无前例的机遇。我们都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抓住机遇,主动谋划高校科研管理体系的改革完善以及科研管理工作方式的调整。教育部将会同财政部启动部分学校进行两种类型的试点,探索有效模式和经验。 
   四、加速国际化助力高水平大学建设 
   2005年,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共同实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主要依托中央高校,着眼于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为我国高校所用。“111计划”搭建了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引智平台,有效带动了高校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对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我们将全面总结“111计划”实施成效,进一步完善引智基地布局,修订有关管理办法和评价体系,建立数据监测和年报制度,加强日常指导和监测,优化过程管理。完成整改基地的复评工作,组织申报2015年引智基地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合作平台,教育部于今年1月决定依托高等学校整合提升并建设认定一批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定位于高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开展重大原创性研究,培养和汇聚拔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科教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的重要基地。坚持创新引领、科教结合、整合提升、形成特色、争创一流的工作原则,注重对现有科技资源的整合提升和相关计划的有机衔接。与“111计划”重在“引进智力”相比,联合实验室是中外双方高校(机构)签约共建、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研究实体。是以共建协议为保障,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四位一体的新型科研基地,采用新型评审认定机制和分段按需资助方式,实现了“人才—团队—机制”深入合作,是“机构—项目—人员—管理”的全面系统合作,将有力促进高校实质性、高水平、可持续的国际科技合作。 
   联合实验室立项建设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中外单位间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合作内容、责任和义务等;依托一个现有的高水平研究载体,包括国家级研究平台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11引智基地”等;有一个明确的三年建设规划,明确联合实验室建设目标、预期成果、年度进展等建设内容。结合各地实践,主要有三种模式: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模式,以相关一级学科为基础,依托“2011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11引智基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形成学科创新集群,与国外有关单位开展宽领域合作;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模式,以某一主流研究方向为基础,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研究基地,形成与国外对口领域实验室间的实质性合作;省部共建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模式,面向地方高校和行业特色高校,依托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相关省级重点科研基地平台,突出区域、行业特色,强调联合实验室对区域社会经济的服务功能。 
   五、转变工作方式提高重大项目的谋划能力 
   重大项目的前期策划已经越来越成为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重大项目的前期组织应该成为高校科管系统最重要的工作方式。现在,高校的科技管理部门首先要转变观念,自觉把谋划和组织重大项目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只有认识到位,能力才能形成。第二要明确谋划的方向。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能力提升。第三要集中资源,形成支撑力量,尽快形成制度和队伍保障。 
   为了提高重大项目的谋划能力,我们应重点加大三个方面的组织力度。应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重大需求,组织对关键核心技术、重大技术体系、重大技术装备的研讨凝练;组织对重大前沿科学问题、重大科学仪器的研讨凝练;继续组织力量争取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十二五”建设任务,形成教育部支持高校培育、建设、运行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的制度体系。同时,还将启动“十三五”高校科技规划研究和教育部科技委换届工作。换届工作将调整科技委的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使其成为提出重大项目建议和重大政策建议的主阵地,把教育部科技委年会开成高校的香山会议。 
   六、加强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科技宣传是新时期科技工作的重要载体,在传播先进文化、营造创新环境、推动科技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技宣传是新时期科技创新的助推器,已成为科研开发、产业发展与科技服务的最重要软环境要素之一。但长期以来,高校科技工作的一大特点是,埋头苦干,宣传得少,给高校科技工作水平的提升带来一些困难。全国教育科技战线要统一思想,强化宣传引导工作,把握宣传主线,组织多维度报道,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做好重大活动宣传,以“2011计划”、“高校科技评价改革”、“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改革”、“重大科技成果”等为重点专题,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气会,发布新闻通稿、文件解读,刊登专家建议、领导讲话和理论文章,聚焦舆论热点,引起广泛关注。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高校要积极行动起来,制订年度信息宣传工作计划,挖掘典型经验和优秀案例,收集重大创新成果和优秀科学家信息,组织平面和网络媒体开展深度宣传报道,及时报送工作信息、要情简报,加强常规宣传报道,形成长效报道机制,营造良好的舆论支持和社会氛围。